返回主页 最新活动 组织机构 品牌营销 品牌创意 品牌人物 品牌城市 品牌企业 调研分析 合作指导 联系我们
 最新活动 更多
· 关于编辑出版《辉煌人物与-(2024/4/10)
· 组织编写《中国智能制造产-(2024/3/15)
· 我会慰问中国电子信息通信-(2023/10/11)
· 我委员会参加总会开展的主-(2023/3/9)
· 关于编辑出版《荣耀人物与-(2022/11/8)
· 荣获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2022/8/18)
· 我会联合发布中国智能制造-(2022/5/26)
· 关于编辑出版《创新中国与-(2021/10/21)
 品牌新闻 更多
· 培育特色主体 打造公共品-(2023/10/30)
· 粮食产业优质化、特色化、-(2023/10/10)
· 餐饮商标设计的五大秘诀,-(2023/8/21)
· 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2023/7/6)
· 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2023/6/26)
· 农业强,品牌必须强(专家-(2023/6/20)
· 品牌梦想需要实力及落地-(2023/6/19)
· 在消费新场景中讲好“品牌-(2023/6/6)
 友情链接
1
1
1
1
1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新闻
完善品牌发展软环境
2023/5/15 9:42:00 经济日报

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日前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900多家地方遴选品牌企业和38家中央企业线下参加同步举行的中国品牌博览会,集中展示了一批“大国重器”“科技利器”,为推动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提供了机遇和平台。此前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着力推动品牌建设,围绕实施中国精品培育行动、提升品牌建设软实力、办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三个方面,对中国品牌建设工程进行部署。作为质量强国的战略重点,品牌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是新时代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决策。

  
品牌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质量是品牌的内核。一个好的品牌是建立在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基础上的,脱离了质量的品牌,即便有高超的营销手段,从长远来看也存在流量反噬和口碑崩塌的风险。另一方面,品牌是质量的载体。打造优势品牌是企业拓宽市场、增强用户黏性、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新发展阶段,为更好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应把握好品牌和质量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以品牌建设开启质量强国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中国品牌日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自主品牌建设新路径,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品牌、尊重品牌、关爱品牌的浓厚氛围,为各行各业的品牌企业搭建宣传推介和国际交流的平台,逐步破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在此期间,老字号焕新升级,新锐品牌竞相涌现,赢得了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虽然我国的品牌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还没有完全释放。此外,目前品牌发展的“软环境”还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市场监管缺位、错位,导致企业维权难、成本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对此,要立足于产品、服务质量,通过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和品牌发展长效机制的双重保障,打造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品牌,让品牌更好助力质量强国建设再上新台阶。

  
其一,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质量是品牌的基石,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保证产品、服务的质量,才能使品牌经受住市场和时间的检验。在品牌建设中,应将质量置于首位,打好监管和服务的“组合拳”。以信用、数字化赋能质量监管,打造政府主导,企业、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协同监管模式。加大力度推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拓宽质量基础设施的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协同服务。

  
其二,完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品牌价值是品牌的核心,是品牌区别于同类竞品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品牌进入新的增长阶段,依靠单一流量红利或渠道的方式已不适用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必须让品牌增长的驱动力回归到品牌价值本质上。为有效发挥品牌价值作用,应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实施路径,鼓励高校和企业协同开展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在品牌价值评估工作中,应始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紧密结合,实现品牌价值评估的市场化运作。

  
其三,形成品牌发展长效机制。作为沟通消费者和品牌的纽带,品牌的文化内涵通过满足消费者的感性需求,促成消费者和品牌间的长期良性互动。应以品牌定位为导向,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可持续、环保等价值导向融入品牌,达成品牌与消费者价值观的深度契合,形成品牌可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健全品牌发展法律法规,加大力度打击商标侵权、品牌仿冒等违法行为,提升“软环境”。着力推动区域品牌建设,充分利用各地区资源禀赋,盘活土地、数据、人才、基础设施等资源要素,改善“硬环境”。


市场品牌管理网(http://www.cp365.org)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北京市复兴路49号通信市场(100036)
点击查看具体位置
电话:88210277、68225743 传真:010-88210277 E-MAIL:kuang@ctm.com.cn

京ICP备05037146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316号